查看原文
其他

马英九访问大陆的两大看点,折射多种信息,“低调冷遇”很正确

富强的方向 富强的方向 2023-05-20

马英九率团来大陆访问,参访地点不少,行程不短,迄今两大看点,让我们看透不少问题。

马英九访问大陆的行程中,包括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长沙、重庆等地。这样的行程安排,显然事先与大陆方面申请协商,大陆方面获准之后才确定的。


这个行程安排,折射出大陆方面和马英九的各自考量。

第一个,为什么没有北京?

按说,外国领导人来访中国,北京之行是最高礼遇。而马英九作为曾经的台湾地区领导人,盼了几十年终于来了大陆,一定很想去国家的首都,无论是从历史文化方面、经济方面考量还是从政治方面考量,要是能去北京是最好不过了。

因此,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分析结论,马英九肯定最想去的是北京,与国家高层领导见面,这样的动机很好理解——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光环。

但行程中却没有北京一站,说明国家高层领导并不想见他。迄今只有国台办主任和江苏省委书记见了他。在大陆方面看来,国台办主任赶过去见他,还将陪他回湖南祭祖,已经是很高礼遇了。不过没有国家级领导见他,必定是马英九内心的遗憾。

这释放出什么信号?很简单,已经看清了马英九在两岸统一方面的角色了,并不对他促进两岸统一抱什么希望。

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说法,这是马英九遭到大陆方面的“低调礼遇”。


第二个,为什么马英九大陆之行首选南京,并在后续行程中包括武汉和重庆?

马英九率团抵达上海后,马上奔赴南京,接着是武汉,然后还有重庆。马英九这样的安排,完全出于政治考量。

南京是当年的“中华民国”“首都”所在地,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宣誓就任“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”,孙中山去世后安葬在现在的中山陵。后来的蒋介石政府也把南京作为“首都”所在地。因此,“总统府”现在就是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。

马英九的行程中安排了这三个地方,主要是政治考量。马英九去南京中山陵拜祭孙中山陵寝,是必需的安排,因为他曾经是所谓“中华民国总统”,是国民党主席。来到大陆,祭奠国民党创始人和“中华民国国父”孙中山,是必须的。

至于马英九的武汉和重庆之行,同样是冲着“中华民国首都”而去的。因为1927年1月,国民政府正式迁都武汉,武汉成为“临时首都”。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,国民政府于1937年决定迁往重庆,1938年8月,驻武汉各机关全部迁到重庆,重庆成为“陪都”。

由此可见,马英九的南京、武汉、重庆之行,全都是他的“民国政府首都”之行。他访问大陆的重大使命,是想告诉大陆方面,“国民党”及“中华民国”,并非“过去式”,而是“正在进行时”。


马英九这一行程安排,一个很重要的目的,其实就是向大陆方面释放这样的信息:“中华民国依然存在,曾经是领导中国的政府。”

马英九的动机是非常阴险的,这一点在他与江苏省委书记会见时,已经体现出来了。3月28日,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会见马英九时,马英九突然说出“我过去在台湾总统任内”这句话,足见他是在刻意强调“中华民国”和“台湾是一个国家”。

实际上一直在奉行“拒统拖统”路线的马英九,再一次利用了大陆的善意。大陆方面接待他的举动,不过是宽以待人罢了。


往期精彩文章回顾:

捷克议长叫嚣“任何情况下将与台湾同舟共济”,捷克的背后是谁?

风向开始显著变化,泽连斯基演讲遭到抵制,乌克兰前景不妙

泽连斯基要弃美投华吗?他应该已经明白,只有中国能够促成和平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